《三夫》– 肉慾背後的香港眼淚
整套《三夫》有一半時間是性愛場面,但看的時候一點快意一點賞心悅目的感覺也沒有,反之是看得膽顫心驚、滿腔沉重。
這是一套描寫香港現實境況的電影。
有一點劇透,不過這電影也沒甚麼故事可言,你要知道的劇情,電影簡介甚至是電影的名字都已經告訴了你,所以也沒甚麼要緊。
女主角小妹代表香港,三夫中的老大是中國,老二是英國,四眼佬老三是香港人。老大是小妺的父親,和她發生了關係,有了小孩,後來把小妺嫁予老二。這隱喻香港在歷史上本屬於中國,後來割據借予英國。老大和老二把小妹當作妓女,用她來賺錢,代表着無論是中國,抑或是港英政權,都只把香港看作是予取予攜的搖錢樹。後來四眼佬看上了小妹,付足禮金後從老二處娶了她。1997 年,香港回歸,所謂的「港人自治」正式開始。
四眼佬一開始對小妺很好,想給她自由和快樂的生活,但小妹不習慣,她過得太久了在船上和老大老二的婊子生活,這喻示回歸後的香港仍處於大陸與港英政權的陰影之下。小妹真的適應不了,四眼佬最後只得和她回到船上,和老大老二一起生活。
最初四眼佬極力反對小妹重操娼業,但生活真的過不了,而小妺「需求」又極大,到最後還是屈服。第一次不願,第二次好像好過了點,第三次已經不覺有甚麼不妥當。香港人一開始還是有衝勁的,但漸漸就發覺「港人自治」的這一套行起來是多麼的困難,而「中華民族」的因子本就流於血液當中,根深蒂固。到最後,還是大陸的這套最賺錢,自己也不以爲意地做起幫兇,把自己的「老婆」,把自己的土地當作賺錢工具。
小妺接的婊客代表着香港一個又一個「賺錢基建」。高鐵、三跑、港珠澳大橋、明日大嶼,全部都用民脂民膏來興建,每一項都是對香港土地的侵犯和姦淫。戲中有一段,四眼佬的一個老朋友去嫖小妹,小妹哭了。他說:「怎麼哭了?我們上次幹的時候很開心呀!」小妹雖然有智能障礙,但她還是懂得。一項又一項苛建,香港人無可奈何,但心裡會不清楚,會不哭嗎?還能裝作很開心嗎?
戲中有一段四眼佬要幫小妺尋根,認為她本非凡物,但最終遍尋不獲。香港本是福地,從進入港口的商船上香料芬芳撲鼻而得名,地靈人傑。但如今的香港為基建為利益,為迎合大陸放棄了自身的文化和傳統,最終淪為像小妺一樣,被岸上女人追打的狐狸精,人盡可夫,信譽全無。昔日的「香港」美名,已不復還。
四眼佬在片初救了鄧月平飾演的妓女,幫她交了保釋金,那時的四眼佬是善良的。後來鄧回到香港,想把錢還給四眼佬,但她找不到他。她不知道昔日那個善良的人已經變成一個幫娼,再也回不去,再也找不到了。片初四眼佬上珠海是乘船經澳門,到片末鄧已經在港珠澳大橋上搭着巴士。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向我們標示着,我們的香港,已回不去了。
最後說一說,《三夫》今年極有可能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提名。近年的金像獎不少傑出的內地女演員湧現。《踏血尋梅》春夏天才橫溢;《七月與安生》周冬雨靈秀,馬思純甜美;這一次飾演小妺的曾美慧孜更加是一夫當關,電影的靈魂。
聞說陳果選角時沒有香港女演員願意參演,畢竟要這樣在鏡頭上毫不鍚身地肉體橫陳、埋身肉搏個半小時,即使是雷凱欣梁敏儀之輩也是做不到的。但我覺得,一個反映香港政治和社會境況的故事,要由一個內地女演員用身體來演譯來訴說,實在是香港電影業一件應該感到羞恥的事了。
Follow 爾雅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