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嘉儀〈美麗新世界〉:誰變了瘋子?

早前寫過關於鄧小巧的文章,講到當年她參與大台的「超級巨聲」,其實那屆除了她以外,還有另外一把女聲教我印象深刻,聲音的主人名叫王嘉儀。當年她以〈香水有毒〉成功打響名堂,至今我依然認為她的版本是最佳的翻唱版本,可惜這首歌並未有為她在比賽的名次上更上一層樓,最終以第七名完成賽事。而賽後她並沒有立刻投身歌唱事業,反而專注學業,不過偶爾仍會以玩票性質翻唱一些歌曲並上載到社交網絡上,讓樂迷止止渴。直至2016年畢業以後,她自組廠牌Bunny Eats,並終於正式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創作EP《Sophrology》,包辦了曲詞創作及監製(歌詞是與周耀輝的學生王樂儀合寫、監製工作則與趙增熹分擔),交出了水平甚高的處女作。

而來到今年9月,她推出新作〈美麗新世界〉,繼續由自己作曲監製、老拍檔王樂儀譜詞。歌曲靈感來源自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版、由阿道司·赫胥黎創作的同名科幻反烏托邦名作。小說背景設定在公元26世紀,故事諷刺新世界其實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,科技並沒有令社會的人民精神進步,反而讓社會文化倒退。歌曲以trip hop的迷離和重節奏,配上和小說相呼應的歌詞,佐以王嘉儀獨特的唱腔,整幅《美麗新世界》的世界觀出晒嚟。

王嘉儀在歌曲簡介中說過:「科幻不再科幻,未來瞬即變成當下……人性和文明的進步,竟會越來越趕不到世界變壞的速度。世界急速變幻之後我們還會否認得自己?」雖然我們只是身處於21世紀,卻總覺得赫胥黎所寫的「預言」已經發生。現今社會科技發達,一至八十歲的都手執一部智能手機或者平板,有事無事就拿著滑上滑下,對小孩來說,這是電子奶嘴,對成人來講,這卻是電子毒品,同樣令人上癮產生依賴。然後人們現在遇上事故的條件反射就是「拍片」,拍下所謂「真相」,然後上載到網上由網民瘋狂起底公審。所謂「真相」疑幻似真,究竟有多少是真是假?而得到「真相」又是否那麼必要?當有一刻,有人不願隨波逐流,就會被視作「瘋子」,被排斥、白眼、嘲笑,但其實,誰才是瘋子呢?

vivien@vivien.com'

Vivien Lam

(Editor's comment: writer with good taste in music)

More Posts

Follow Me:
Facebook

高人指點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