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教育的零落

cc photo by flickr user Bailey Cheng

最近,閒來無事都會走到家附近的書店看書,在門口看進去,就見到兩個位置特別人聲鼎沸,其一是旅行參考書的書疊,其二是放中小學補充練習的角落。每次見到這情況,心中也不禁有些想法,一來覺得港人真不愛看書,二來詫異為何中小學生有如此多時間完成海量的練習。三來也會回想自己中小學的歲月。自己小學時除了到託兒性質的補習社做功課,其他時間都在看電視,玩耍,只有小六時升中的壓力逼使我多花時間溫習。至於中學時,受到補習風氣的影響,自己也隨同學一起到補習社,但平日放學後大多數都是到球場或是學校附近的食店留連,回家完成作業後又是自由時間。我在想如果我的中小學生涯要塞進一本又一本的補充練習,那會是怎樣呢?

另外還有一件事使我感受甚深。我有兩個補習的學生,一個是小學二年級,另一個是中學一年級。他們倆是兄弟,每次補習都不希望自己是先補的那個,擾攘好一會才能開始。不論是大的還是小的,每次都表現出疲態,睡眼惺鬆,烏眉瞌睡似的。有一次,我隨口一問:「你地做咩咁攰?」弟弟就連珠炮發:「琴日補習既老師比左我好多功課,頭先又係學校上完功課輔導班,等陣又要出去⋯⋯」說了差不多一分鐘才停下來。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,我霎時間消化不了,沉默了一會,才繼續課堂。我不知道小學生可以這樣忙,只聽到他的日程,已經要替他抹一額汗。更令我驚訝的是我準備離開時,他們的媽媽面露微笑地跟我說:「麻煩哂你啦,但我個大仔好快就考試啦,所以我想你下個星期可以每日都黎幫佢補習,唔該你。」當時我只回答要先看看時間是否許可便怱怱離開,但其實我知道自己一定不會答應,只是當時不懂反應而已。對於這個請求我只感到無奈,又替他們兩兄弟感到痛苦,更令我擔心他們怎樣才捱到長大。

事實上,我並不年長他們很多,但面對的成長路卻差很遠。本來,我也抱著「老屎忽」的心態,每每聽到TSA,BCA逼得小學生壓力爆煲,中學生學業壓力致抑鬱云云,心中也暗暗斥責他們,覺得他們能力不足,自己也如是熬過來,怎麼一代不如一代。但當發現他們面對的壓力之大,已不是與他們年紀相對應,就會明白他們真的很辛苦。

香港是磨滅創意、自由和理想的地方。自出生在這裹,人們就被這個社會及教育制度束縛著,無時無刻都要與人競爭,而這個過程便會逼使人們放棄部份的自我,可能是興趣,可能是理念,也可能是良知。在香港,兩歲的小孩應該做甚麼?十年前可能還是玩耍,現在則要參加學前班。這只是第一步,往後還有各式各樣的「試煉」。在學前班要表現好,否則就難以考入名牌幼稚園。到進了幼稚園,又要打好英文根基,學習A for alligator ,B for Baboon,以便提升進入喇沙、拔萃小學的機會。當然,進到名牌小學,任務還未完成,要加緊力度,請補習老師教英文,學習鋼琴、中國武術,畫畫,十八般武藝。捱過六年的小學密集訓練,終於進入稱心如意的中學,想著在這寶貴青蔥歲月,發展興趣,探索世界,年少輕狂一番。對不起,你即將要面對的是十種學科的功課,考試,你連想一想別的時間也沒有。

大學是各種意義上自由的地方,當然所謂自由也不過是相對的。近來香港大學的宿舍爆出醜聞,由「滴蠟」到「陽具打面」,欺凌事件,形形式式,應有盡有,這許多的事件當然與大學的管理有莫大的關係,但我覺得根源是整個教育體系。人從小便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,填鴨式的教育、無意義的艱深功課、接踵而來的評核,考試,在這麼壓迫的情況下成長,當享有一點點的自由時,會演變成這樣放浪,又有甚麼值得我們驚訝呢?

香港的教育問題有很多,而他們的成因也很複雜,可能是政策的不合時宜,也可能是受社會問題的影響,但我認為這不單單是政府的責任,而是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,包括家長,老師,學生以及你和我。教育局吳得掂的無能,漠視學生的需要,當然要負上最大的責任,但我們亦塑造了這個社會和扭曲教育制度的。如果所有香港父母都不認為成績是最重要的事,不抱怨孩子不愛看書的同時自己機不離手;如果老師以真誠的心循循善誘,而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兜售;如果我們對抗這腐朽的教育制度,而非盲目服從或被它同化,教育的問題也很可能有出路。

社會的構成是由許多不同的小撮人的交織而成,每個人也是社會的一部份,每個人也有塑造社會的影響,反過來說,每個人也有改變社會的力量。教育的制度的確涉及許多持份者,政治,經濟利益的關係千絲萬縷,而且當你發現一個聲稱愛國卻又持有外國護照,出過幾本育兒書的過氣日本歌手,也有可能成為教育局局長,對於改變教育乃至社會感到絕望也正常不過。但是,改變不一定是制度上的,也不必是巨大的。對現實社會卑微的對抗,就是改變的開始。
當你的孩子渴望追求夢想,嘗試不要阻止他,力陳夢想的荒謬性,而是放手讓他走自己的路;或是當你有著社會不接受的理想,被所謂成功排斥著,嘗試堅持而不屈服,誰說你(你的孩子)不能過一個豐盛、美滿的人生。

魯迅對於中國病態的社會感到憤怒,但他從沒有否定青少年的價值,甚至覺得未來能靠新生代開拓出來。放眼今天的香港,社會充斥各種問題及不公,但同理,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幼苗,好讓他們能茁壯成長,創造屬於他們光亮的前途。

coward@coward.com'

卡活

一個香港的學生

More Posts

高人指點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