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茶說。
(見原文)
日前有幸購入數包新茶,拆開始知乃荒茶。所謂荒茶,即是於茶園製造好的茶,未經分類或再加工之初步成品,平日甚是罕見。如再經細分,則有葉身完整,尤其優雅之「本茶」,即平日所說的煎茶、由連接枝葉之葉柄所造,尤其甘甜的「茎茶」、使用嫩芽與葉尖製造,尤其濃厚之「芽茶」、在製茶過程中破碎,既有茶味亦沖泡簡便的「粉茶」。
未經選別之荒茶,除了盡快將茶葉由茶園送到品茶者手上,亦有云口感味道更是豐富多姿,可以完整品嚐每次製茶的手藝。試想每次製茶的本茶僅有六份之一,茶店如不集腋成裘,除非限量製作,標價甚高,斷難穩定供應:故平日購買之煎茶,多是由不同批次的茶葉集合而成。既是不同批次之集合,則難言新鮮。曾造訪茶園,品飲剛製好的茶葉,對比先日製成者,其香味俱有數倍之差。
不曾篩選之茶葉,難與精挑細選者比拼細膩之處,故荒茶首重鮮。再者,品荒茶可見微知著,知道茶園工藝如何,一批茶中有幾多本茶幾多茎茶幾多粉茶,一併沖泡之效果如何,一飲便知。若曾經甄選,則僅知其精,難窺全豹。況荒茶素樸,物盡其用,不浪費一枝半葉:精選以後,粗茶如何是好?於印度之地,或用以犒賞辛勤摘茶者,或包作茶包而售,縱愛細緻優雅之菁英,亦難免於心何忍。
荒茶渾然天成,最顯原始,亦最考製茶者之工。如耕詩文,如織音樂,佳句易有,通篇圓滿難得。怎把雜蕪化綠葉,襯得菁英華美,不多不少,甚難也。至於初製完成以後不可修整,如同不施脂粉,是美是醜,無可掩飾。
世間固無完美,荒茶亦是其一。
Follow 爾雅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