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哥學人寫碟評:阿密特《阿密特2》-難為Mei MIT定分界
[頭盔:如果你不好重型搖滾的話,這張專輯大概不會是你杯茶,筆者的老豆老母在試聽的時候就在埋怨為甚麼今天聽的歌特吵耳〈汗〉。]
台灣天后張惠妹(a MEI)於2009年以其原住民名字阿密特(AMIT)發行了同名專輯,曲風偏搖滾,而歌詞取材亦較大膽偏鋒,猶記得〈黑吃黑〉、〈相愛後動物感傷〉的mv大膽程度叫人咋舌,當年多個電視台禁播,話題性十足。這張專輯當年叫好又叫座,當中的〈開門見山〉、〈黑吃黑〉、〈相愛後動物感傷〉、〈掉了〉,筆者至今仍在無限loop中。六年後,a MEI再次以AMIT名義發行了《阿密特2》,作為AMIT粉絲當然立刻先聽為快。
Track list:
- 戰之祭
- 怪胎秀
- 母系社會
- 衝突得很
- 放了那個作品
- 不睡
- 牙買加的檳榔
- 難搞
- 血腥愛情故事
- 你想幹什麼
專輯以〈戰之祭〉打開序幕,卑南族語的歌詞,佐以AMIT的吟唱,歌詞的內容是向神靈祈求力量,歌的末段不斷堆疊近乎嘶吼的唱法,對唱慣山歌的AMIT來說毫無難度。錄這首歌的時候還有段故:因為巫術使用是一種神聖的象徵,錄音前就連AMIT也都特別慎重,她說:「因為這些詞會招喚祖靈,所以錄音前我們還特別先唸了一段咒語。」咁話喎。
接下來的〈怪胎秀〉是專輯第二波主打,由現在炙手可熱的唱作人Hush填詞。手風琴的三拍節奏模仿著遊藝會的風格,配以重型結他的伴奏,出來效果竟然出奇地夾,加上Hush的詞,讓人像置身於馬戲班表演裡,觀看這一幕幕光怪陸離的秀。接著的〈母系社會〉繼續搖滾,歌詞延續上張《阿密特》專輯談及的女權主義。之後的〈衝突得很〉和〈放了那個作品〉由長期戰友阿弟仔包辦曲詞,前者的曲風偏向rock ballad,經過頭三首猛烈的轟炸,這首可算是起了緩衝的作用。
〈不睡〉是專輯的首波主打,宣傳時打著「創作才女陳珊妮打造」這個旗號,歌曲的定位亦有別於樂迷對阿密特的印象,外界對此曲的看法意見不一。筆者第一次聽的時候也認為曲風確實很不阿密特,而且演唱方式也有別於她(不論是張惠妹還是阿密特)過往的作品,但這種「很不阿密特/張惠妹」的演繹方式卻詭異地更切合這首歌。
〈牙買加的檳榔〉是另一首由阿弟仔包辦曲詞的作品,歌詞充滿著雷鬼(reggae)的風格,更提到了Bob Marley,但其實歌曲的編曲上更接近dubstep風格。在一輪dubstep的重節奏後,以鋼琴為主的〈難搞〉確實挺soothing,不過I would say這首歌可能更適合收錄在張惠妹的專輯裡吧?接著的〈血腥愛情故事〉是另一首由Hush填詞的作品,他的詞就像是寫著一個血腥的愛情故事,配上出色的編曲,阿密特的演繹就像是一個為情殺人的女子的自白。最後一首作品〈你想幹什麼〉,無論曲詞還是AMIT的演繹都很remind me of她上一張專輯的〈開門見山〉,前作大膽諷刺人們故作矯情,新作則談及人們的盲目。前作是《阿密特》的第一首作品,而〈你想幹什麼〉則是《阿密特2》的最後一首歌,也算是個首尾呼應吧。
作為阿密特的sophomore album,延續了舊作那偏搖滾和探討偏鋒題材的風格,不過筆者開始有點分不清楚現在a MEI和AMIT的定位了。說的是a MEI在去年推出的專輯《偏執面》,也嘗試了不同的題材,例如探討人性黑暗面的點題作品〈偏執面〉,也屬於偏鋒題材呀,何以不把這些歌都收錄在AMIT的專輯裡?其實以今時今日a MEI的地位(她現在已經是EMI大中華區品牌總監),她其實可以嘗試任何曲風並收錄在她的專輯裡,沒必要再以alter ego去發行專輯呀。可能AMIT是她的情意結吧?
Follow 爾雅集